網站導航

新聞中心

當前位置:主頁 > 新聞中心 > “壯麗70年·奮鬥新時代”專欄|讓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
“壯麗70年·奮鬥新時代”專欄|讓更多中國品牌走向世界
更新時間:2019-06-25 點擊次數:1136
“壯麗70年·奮鬥新時代"專欄|讓更多品牌走向世界
2019-05-28 14:32  韓鑫   來源:人民日報 

  機器開動、設備運轉,在柬埔寨,一條大規模、高技術的現代化水泥生產(chan) 線正開足馬力、全力生產(chan) 。

  日產(chan) 5000噸水泥熟料,隻用20個(ge) 月就建造完成;每年可利用水泥餘(yu) 熱發電近5000萬(wan) 千瓦時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(wan) 多噸。這項由中信重工總包的大型工程,令當地驚歎“速度"“質量"和“技術",也讓中信重工品牌大步躍向舞台。

  不隻是中信重工,越來越多品牌在上占有一席之地。從(cong) 製造到創造,從(cong) 速度到質量,一大批“顏值"與(yu) 實力兼具的產(chan) 品在市場上嶄露頭角,成為(wei) 彰顯國家實力和形象的閃亮名片。

  製造湧現

  在非洲,华体会彩票资料醫療生產(chan) 的太陽能疫苗冰箱正為(wei) 埃塞俄比亞(ya) 的疫苗“保鮮"。該冰箱讓疫苗存儲(chu) 穩定性大大提升,也讓更多當地兒(er) 童接種安全可靠疫苗成為(wei) 現實。如今,海爾疫苗冰箱已進入78個(ge) 國家和地區,累計裝機超12萬(wan) 台。

  在亞(ya) 洲,2018年,韓國消費者海淘電子產(chan) 品交易量達到215萬(wan) 件,同比增長143%,其中,國產(chan) 空氣淨化器、無線吸塵器等成為(wei) 人氣爆款,備受追捧。

  今年,上汽名爵品牌在英國、澳大利亞(ya) 、泰國等海外市場銷量目標為(wei) 14萬(wan) 輛,比2018年翻一番。隨著品牌汽車在性能、造型等方麵大幅提升,預計再用5至10年,有望成為(wei) 世界大汽車出口國。

  從(cong) 智能手機到白色家電,從(cong) 穿戴產(chan) 品到出行品牌,Made in China(製造)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,企業(ye) 在世界各地續寫(xie) 著“創造"的當代詩篇。

  走出去的不僅(jin) 是產(chan) 品、技術,還有標準。在成功打造出高鐵動車這張“國家名片"後,中車先後主持或參與(yu) 起草並發布現行有效標準89項,成為(wei) 軌道交通行業(ye) 發展者;伊利加入亞(ya) 洲食品工業(ye) 協會(hui) ,與(yu) 世界質量認證檢測機構建立戰略合作,將伊利標準上升為(wei) 國內(nei) 外通用的行業(ye) 標準,行業(ye) 品質升級。

  2007年至2016年,我國參與(yu) 製定的標準累計達1705項,越來越多的企業(ye) 異軍(jun) 突起,進行海外知識產(chan) 權布局,對標世界標準,助力品牌化。

  從(cong) 2017年起,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10日設立為(wei) “品牌日",向世界宣告以品牌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。兩(liang) 年來,全社會(hui) 品牌發展意識不斷增強,品牌建設氛圍日益濃厚。

  據統計,2018年,我國發明申請量超150萬(wan) 件,商標申請量達700多萬(wan) 件。2007年至2017年,國內(nei) 有效發明擁有量從(cong) 8.4萬(wan) 件增長至135.6萬(wan) 件,居世界三位;有效注冊(ce) 商標總量從(cong) 235.3萬(wan) 件增長至1492萬(wan) 件。

  品牌發展的賽道越拓越寬。*局局長申長雨表示,未來4年發明審查周期平均將壓減到16個(ge) 月左右,2020年商標審查周期將壓縮到4個(ge) 月以內(nei) ,助力品牌全力奔跑。

  品牌建設的法網越織越密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指出,2018年,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.9萬(wan) 件、商標違法案件2.5萬(wan) 件,同時聯合38個(ge) 單位建立知識產(chan) 權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製,守護品牌茁壯成長。

  品牌源自創造

  品牌以創新為(wei) 根本,要想在品牌上站穩腳跟,就要在創新上有所突破。

  科大訊飛網羅了清華大學、科學技術大學、麻省理工學院等一批創新力量協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(guan) ,近三年主持和參與(yu) 製定國內(nei) 外行業(ye) 標準12項,並累計獲得國內(nei) 外有效1000餘(yu) 件。2018年,科大訊飛的研發支出達17.73億(yi) 元,占營業(ye) 收入比重逾22%。

  去年底,有谘詢機構發布研發支出高的1000家上市公司名單,145家企業(ye) 躋身其中。總體(ti) 來,企業(ye) 研發支出增長34.4%,超過600億(yi) 美元,增幅*。

  “品牌建設對企業(ye) 來說代表著整體(ti) 實力和長遠追求,對國家而言事關(guan) 高質量發展和競爭(zheng) 力。"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白長虹認為(wei) ,提升品牌價(jia) 值,要大力倡導品質革命、科技驅動和工匠精神,讓品牌意識貫穿每一道價(jia) 值創造鏈條。

  品質讓品牌更富“顏值"。格蘭(lan) 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說,正是一直牢牢守住“品質一"這條底線,把安全可靠的質量放在一位,格蘭(lan) 仕才在過硬的產(chan) 品品質中打造出廣受認可的交貨能力和服務水平。

  科技讓品牌更具“硬核"。今年3月,在家電及消費電子展上,康佳的全景人工智能電視一亮相,就引起圍觀。將智能潮流運用到電視中,這款新產(chan) 品不僅(jin) 能夠人臉識別,還具有弱聽人士助聽功能。在提升品牌吸引力之外,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認為(wei) ,“更大的意義(yi) 在於(yu) 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產(chan) 業(ye) 升級,開拓企業(ye) 新藍海。"

  匠心讓品牌更有“底氣"。小米公司對產(chan) 品有一項苛刻的可靠性測試,手機側(ce) 按鍵要測試50萬(wan) 次,相當於(yu) 每天按100次手機也可以用13年。在創始人雷軍(jun) 來,工匠精神就是對細節的追求,要用真材實料做感動人心的新國貨。

  作為(wei) 品牌建設的動力源,“創造"正闊步前行。根據世界知識產(chan) 權組織發布的《2018年創新指數報告》,截至去年底,發明擁有量同比增長18.1%,每萬(wan) 人口發明擁有量達11.5件,整體(ti) 排名升至十七位,成為(wei) 進入前20強的中等收入經濟體(ti) 。

  強國興(xing) 企呼喚品牌

  建設品牌大國,足音鏗鏘;邁向品牌強國,仍須更進一步。

  勇爭(zheng) 品牌,必須在質量上站穩腳跟、不斷突破。“質量提升應做到、重細節、*。"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杜娟說,當前的一些裝備產(chan) 品,在技術性能上,與(yu) 德國、日本的先進型號別無二致,卻由於(yu) 油漆、焊縫等外觀工藝的疏漏,在海外市場上略遜*。

  品牌建設促進會(hui) 專(zhuan) 家委副主任葛誌榮認為(wei) ,企業(ye) 要提出明確的質量方針,製訂長效的質量規劃,建立質量管理體(ti) 係,實施質量全過程管理,全麵保證產(chan) 品和服務的高質量。

  日前,由等國家主導製定的標準《品牌評價(jia) 基礎和原則》已由標準化組織批準發布。該標準提出從(cong) 質量、服務、創新等多方麵要素入手,為(wei) 品牌價(jia) 值評價(jia) 和品牌培育提供科學係統明確的標準規範,將促使企業(ye) 的品牌建設提高到一個(ge) 新水平。

  勇爭(zheng) 品牌,必須在創新上矢誌不渝、不斷超越。今年兩(liang) 會(hui) ,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發出感歎:過去人們(men) 認為(wei) 品牌隻能賣低價(jia) ,那是不對的。隻要有足夠的創新,乃至世界的消費者都能認同創新的產(chan) 品。

  在500餘(yu) 種主要工業(ye) 產(chan) 品中,有220多種產(chan) 量位居世界一,但在世界*工業(ye) 產(chan) 品品牌當中,自有品牌卻。究其原因,關(guan) 鍵核心技術研發不足、創新體(ti) 係不夠完善、中產(chan) 品和服務有效供給欠缺等問題,是主要短板和瓶頸所在。以科技創新鍛造品牌,勢在必行。

  勇爭(zheng) 品牌,必須在上激流勇進、不懈搏擊。“品牌不僅(jin) 要‘走出去’,還要‘走進去’。"中信集團有關(guan) 負責人結合公司發展實踐,認為(wei) 品牌的化不僅(jin) 僅(jin) 是出口產(chan) 品,還要賦能當地經濟發展,贏得信任,以品牌化為(wei) 契機,實現企業(ye) 在海外的可持續發展,擴*在上的長期影響力。

  造就品牌,前景可期。政策科學研究會(hui) 執行會(hui) 長鄭新立表示,目前我國出口產(chan) 品由於(yu) 缺乏導致定價(jia) 能力低,而提升品牌價(jia) 值的空間高達7萬(wan) 億(yi) 美元。如此大的品牌效益,企業(ye) 定當孜孜以求!

聯係方式

郵件:3287511292@qq.com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經開區車城西二路288號派瑞國際4棟5層9號
微信掃描關注我們:
在線客服 聯係方式 二維碼

服務熱線

86-028-84191811

掃一掃,關(guan) 注我們(men)